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是在原 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的二级学院。1985年3月,学校由国家主席杨尚昆特批校址成立, 1986年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欣然应允担任名誉校长并亲笔题写校名, 1987年10月14日,大师在日理万机中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1983--1985年,原青海教育学院和青海师范大学相继成立民族部,分别开展理科藏汉双语师资培养培训 工作,1997年,两校合并。2000年1月,原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青海师范大学合并,在原址成立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2004年9月,青海师范大学民族教育资源实质性整合,民族师范学院西宁校 区大力开展藏汉双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海南校区致力于专科、预科、成人教育。目前,学院是全 国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程项目学校、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五省区藏汉双语 师资培训中心、青海省藏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青海省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人才培训基地 。
学院现设有7个教学单位、4个职能部门、3个中心、藏学研究所和学报编辑部。全院在校 生1164名,其中硕士生28名,本科生827名,专科生309名;教职工174名,其中专任教师128名,行政人 员20名,教辅人员10名,工勤人员16名;教师中有1名博士生导师和9名硕士生导师;教职工学历层次不 断提高,其中硕士学历37名,博士学历12名,本科学历106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33名,副高级62名 ,中级54名,初级3名。 加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教育授权点和数学学科教学法等10个 二级学科硕士教育方点、8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以及预科教育,先后培养了10000余名各层次双语人才,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依托省级中学教师培训基地和五省区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训中心,加强藏 汉双语师资培训,构建专家理论引领、一线教师技能展示、双语教学辅助的培训模式,集中培训各类人 员9964人次,其中藏汉双语学员占80%;从2010年至今,为青海藏族地区基础教育培训中小学校长、各学 科骨干教师3194人次;针对基层藏汉双语教师脱岗培训的实际困难,组织骨干教师到基层农牧区培训藏 汉双语教师6770人次,各类培训面覆盖了藏区中小学。组织骨干教师分赴省内外30多个州、县藏区送教 、送培下乡,与海南州、果洛州、黄南州和西藏那曲地区等州(区)、县签订对口支援项目,学院的社 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学院积极秉承为五省藏区培养高素质藏汉双语人才的办学宗旨 ,不断创新进取,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其中数学教育和藏语言文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藏族古代文学史》获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有4门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学科,2个校级特色专业和7门校 级精品(重点)课程,6门院级精品课程。加强教材资源建设,编译(著)出版《无机化学》、《人体解 剖学》、《微分几何》、《数学分析》等各类教材69部,专著31部,编译出版《藏族学生汉语阅读教程 》等15部辅助教材和《藏族传统做人理念》、《藏族传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等5部地方校本课程,实 施“青海省百部双语教材”建设规划,这些教材广泛试用于省内外民族高校和中小学的藏汉双语教学, 许多双语教材填补了国内民族院校藏汉双语教材的空白。
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决策, 科研成果名列学校前茅,研制《藏汉双语教师能力标准(国家)》和《藏语水平测试标准(国家)》等 民族教育国家标准5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1100余篇,100人(次)参加了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承担《 物理学词汇国家标准》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1项,《普通高校民族班藏汉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培养藏 汉双语理科师资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藏族文学史》获省 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完成两项国家“863”课题,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藏汉双语教育从 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我省高校藏汉双语教育的兴替,培养的藏汉双语人才遍布藏区中小学、民族 高校和其他机构,“国家藏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规划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被纳入《青海省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成为全国藏汉双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我校率先开展藏汉双语教学,哺育了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推进了藏区 社会的长治久安,学院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优秀院系班子 ”、“青海省青年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学院将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积极推进双语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努力增强学 院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增强学院对民族教育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为把我院建设 成为藏汉双语教师教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大学而努力奋斗!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 学制 | 授予学位 | 查看详情 |
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师范) |
四年 |
理学学士学位 |
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的藏汉双语数学教学及教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组合数学、中学数学教学论、中学数学解题研究、汉藏科技翻译、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
物理学(藏汉双语)(师范) |
四年 |
理学学士学位 |
物理学(藏汉双语)(师范)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的藏汉双语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主要课程: 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电工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普通物理实验、教育学、心理学等。
|
化学(藏汉双语)(师范) |
四年 |
理学学士学位 |
化学(藏汉双语)(师范)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掌握化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学理念,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的藏汉双语化学教学及教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结构化学、化工基础、仪器分析、中学化学教学论及实验。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师范) |
四年 |
文学学士学位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师范)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掌握藏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获得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适应西部藏区教育改革发展所需的中等学校藏语言文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管理工作者,并为更高层次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主要课程: 藏文语法、修辞学、藏族历代文选、藏族文学史、当代文学、写作学、藏族历史、佛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因明学、比较文学等。
|
英语(藏汉双语)(师范) |
四年 |
文学学士学位 |
英语(藏汉双语)(师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通藏、汉语言文字,掌握英语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学及教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并为更高层次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主要课程: 英语语音基础、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语言学概论、世界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藏语语法、藏族文化概论、商务英语、旅游英语。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藏/文秘) |
四年 |
文学学士学位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藏/文秘)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五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系统的藏文专业和文秘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藏汉语言文字功力、熟练的文秘实务应用技能,熟练掌握办公事务管理、现代办会、藏汉双语信息处理和材料写作的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中担任高级秘书、行政助理、司法助理、律师助理、文化组织宣传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藏文文法、藏族历代文选、基础写作、文学概论、秘书学导论、文书档案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行政管理学等。
|